• <progress id="l7i7t"><track id="l7i7t"></track></progress>

      1. <dd id="l7i7t"></dd>
        <tbody id="l7i7t"></tbody>

          <rp id="l7i7t"></rp>

          大通欄廣告宣傳
          當前位置: 跳過導航鏈接華訊行業網 > 香料網 > 資訊 > 企業報道 > 小花椒做成大產業
          • 分類      關鍵字        高級搜索  如何迅速找到資料?
          • 薄荷油 茴油 桂油 桉葉油 山蒼子油

          小花椒做成大產業

          宜賓日報2013/5/3 16:17:00閱讀:6607

           田坎村花椒基地里,高高低低的山坡上,放眼看去,1米左右高的花椒樹郁郁蔥蔥,空氣里彌漫著花椒獨有的香味,枝頭上掛著成串的花椒,再過一個月,花椒就將進入成熟期。“每畝產值平均在七八千元,豐產時每畝有上萬元收入。”李開田介紹說,受天氣影響,而且剛進入掛果期,今年基地的花椒產量不高,預計有100多噸。

                 李開田在外經商30多年,致富后一直想著回報家鄉,了解到種植花椒前景好,2009年他帶著妻兒回到家鄉鐵清鎮,決心在農村開拓一片新天地。

                 當地沒有種植花椒的習慣,村民們一開始比較消極。李開田就從江安縣鐵清鎮田壩村、五通村、新廟村租了2000多畝集體土地,經過3年的時間,2012年,花椒開始掛果,每斤生花椒賣到了10元左右,這下子,農民的積極性一下子高漲起來,紛紛要求種植花椒。

                 “通過不斷摸索和實踐,我們采取農民用土地出股,每年分紅的方式進行土地流轉。”如今,李開田多了兩個身份江安鈺豐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和江安鈺林花椒農民專合社負責人。公司與農民簽訂協議,每年每畝花椒10%的收入直接返還給農民,每畝土地保證農民至少收入230元。除此之外,基地常年需要200多名用工,還可以幫助農民實現就地就業。“我們村發展了400畝,老百姓非常樂意。”田壩村村主任曾道國說。

                 “今年我們新發展了5000畝,僅鐵清鎮就有13個村。”李開田表示,公司已經與北京、上海的批發商簽訂了長期訂購合同,每年訂購基地200噸花椒,“公司正計劃在陽春工業園區建一個花椒的深加工企業,進一步延伸產業鏈,提高產品附加值。我們有信心把小花椒做成大產業,實現"農戶發財、公司發展"的目標。”

                 記者了解到,江安縣已把花椒產業的發展納入了規劃:到2014年,在鐵清鎮、迎安鎮、四面山鎮建成1萬畝核心示范區;到2015年,在水清鎮、井口鎮、桐梓鎮、陽春鎮建成2萬畝次核心區;到2016年形成5萬畝花椒產業基地。

                 對話

                 江安鈺豐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李開田

                 采訪中,李開田始終愁眉緊鎖。在記者的深入了解下,他介紹了公司在發展花椒產業中遇到的一些困難和問題,并懇請記者幫助他呼吁,希望得到重視和解決。

                 困難一:融資難

                
          李開田告訴記者,截至目前,花椒基地的投入已經有2000萬元,遠遠超過預期,投入大回收慢,造成資金斷鏈,公司要想進一步擴大規模,做大做強花椒產業十分困難。但是銀行對此類公司的貸款要求非??量?,很難實現融資,公司至今還沒有貸到一筆款。在園區建設一個加工企業的計劃也只能暫時擱淺,改為在鐵清鎮建一個小型的加工廠。

                 困難二:基礎設施較差

                
          李開田說,雖然花椒耐旱性比較強,但是受環境、氣候的影響還是比較大?;丶毙枧涮捉ㄔO相關的水利、交通等基礎設施,希望各級各部門進一步加大對基地的扶持力度,在政策、項目資金等方面予以傾斜。

                 采訪手記

                
          鈺豐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因地制宜,在容易受旱的江安北鄉片區發動農民以土地入股的方式發展花椒產業,受到當地農民的歡迎和支持,各級政府和部門高度重視并大力支持,有望建成一個助農增收的大產業。

                 但是,記者在采訪中也深切地感受到,農業產業基地的建設和打造,需要企業、農民、政府、金融部門形成合力,需要明確各自定位和職責,加強溝通、協調和配合。鈺豐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在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帶有一定普遍性,幫助企業及時解決好這些困難和問題,才能讓企業更好地生存、發展壯大,才能讓產業基地不斷發展壯大,才能通過企業和基地帶動農民持續增收。